哈尔滨均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均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小微企业更有盼头了,金融扶持小微政策将会进一步落实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07 10:42
  • 访问量:

小微企业更有盼头了,金融扶持小微政策将会进一步落实

【概要描述】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和综合成本,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以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2个百分点放宽到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多次在政策层面释放利好。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促进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包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单独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由普惠型放宽至所有小微企业贷款,不啻扩大政策覆盖面,成为一个新利好。

  事实上,在金融监管层面,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及监管引导力度也在加大,目的同样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今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在优化“两增两控”总体目标的同时,要求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力争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而且,银保监会还组织开展了银行违规涉企服务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不过,在笔者看来,政策的连续出台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政策落到实处,才更值得思考。毕竟银行也是企业,需要盈利来支持其商业可持续发展。若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过低,会导致银行利率倒挂。况且,小微企业风险较高,需要一定的盈利来消化相应的不良资产。站在这个角度,要提高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亟需解决成本覆盖和风险补偿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予以支持。

  一方面,应进一步落实对小微企业的贴息政策,切实降低融资成本。从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执行的贷款利率来看,国有大型银行利率已降到低点,在其带动下,其他银行利率也呈下降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7%,比2018年全年该项利率(7.39%)低0.52个百分点。而国有大型银行一季度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4.76%,最低是4.45%。如果城商行、农商行执行这一利率恐怕很难,因为这些银行的揽存能力远不如大型银行,其较高的存款成本需要相应的贷款利率进行覆盖。据笔者调查了解,某农商行存款成本高达6.6%。如此高的存款成本必将导致其对小微企业执行较高的贷款利率。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小微企业适当的贷款贴息,或对银行实行较低的贷款利率进行财政贴补,以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应落实对银行的风险补偿政策,充分发挥担保基金作用,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建立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并未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贷款出现风险后,政府相关部门迟迟不予补偿,影响银行的积极性。因此,地方政府应履行承诺,按照协议及时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给予风险补偿。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损失,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当然,对于银行来说,也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打消基层行和一线员工服务小微企业的顾虑和压力,让支持小微企业成为自觉行为。同时,还应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避免“上面讲政策、基层重效益”,尽力打通基层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把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9-07 10:42
  • 访问量:
详情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和综合成本,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以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2个百分点放宽到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多次在政策层面释放利好。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促进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4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增加、成本下降,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成长,包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银行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单独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由普惠型放宽至所有小微企业贷款,不啻扩大政策覆盖面,成为一个新利好。

  事实上,在金融监管层面,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及监管引导力度也在加大,目的同样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今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在优化“两增两控”总体目标的同时,要求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力争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而且,银保监会还组织开展了银行违规涉企服务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不过,在笔者看来,政策的连续出台只是第一步,如何将政策落到实处,才更值得思考。毕竟银行也是企业,需要盈利来支持其商业可持续发展。若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过低,会导致银行利率倒挂。况且,小微企业风险较高,需要一定的盈利来消化相应的不良资产。站在这个角度,要提高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亟需解决成本覆盖和风险补偿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配套政策予以支持。

  一方面,应进一步落实对小微企业的贴息政策,切实降低融资成本。从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执行的贷款利率来看,国有大型银行利率已降到低点,在其带动下,其他银行利率也呈下降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7%,比2018年全年该项利率(7.39%)低0.52个百分点。而国有大型银行一季度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4.76%,最低是4.45%。如果城商行、农商行执行这一利率恐怕很难,因为这些银行的揽存能力远不如大型银行,其较高的存款成本需要相应的贷款利率进行覆盖。据笔者调查了解,某农商行存款成本高达6.6%。如此高的存款成本必将导致其对小微企业执行较高的贷款利率。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小微企业适当的贷款贴息,或对银行实行较低的贷款利率进行财政贴补,以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应落实对银行的风险补偿政策,充分发挥担保基金作用,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建立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并未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贷款出现风险后,政府相关部门迟迟不予补偿,影响银行的积极性。因此,地方政府应履行承诺,按照协议及时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给予风险补偿。同时,应充分发挥政府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降低银行风险损失,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当然,对于银行来说,也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打消基层行和一线员工服务小微企业的顾虑和压力,让支持小微企业成为自觉行为。同时,还应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避免“上面讲政策、基层重效益”,尽力打通基层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把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版权所有:哈尔滨均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均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