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均信担保坚持走规范发展之路
- 分类:均信快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8-01 10:14
- 访问量:
均信担保坚持走规范发展之路
【概要描述】非政策性担保机构面临着生存困难
——均信担保必须坚持走规范发展之路
王焕文
值此均信担保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恰是我国担保业始于2010年的行业规范整顿已经全面完成,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全行业处于复杂的环境之中,鱼目混珠,大浪淘沙,非政策性担保机构面临着生存的困难。我公司要认真总结经验,坚定不移地走规范发展之路。
一、当前担保业正处于极其复杂的环境
1、行业规范整顿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难以解决。我国从1993年起出现了专业性担保公司,自1999年开始后的十年担保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后,进行了始于2010年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行业规范整顿,现已全面完成,收效显著。但是,长期以来不规范经营聚集的风险隐患和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截止2011年末,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性法人担保机构有8402家,实收资本共计7378亿元,实力增强,业务发展较快,担保余额总计19120亿元。然而,机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非政策性担保机构面临着生存的困难,危机四伏。2012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使担保机构税负有所增加,担保公司经营及自身担保能力的积累均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2、非融资性担保机构给融资担保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截止2011年末,依照《公司法》设立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约1.38万户,是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1.64倍。这么多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只有少数经营工程履约担保、投标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担保性业务,而大部分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却打着“担保”的旗号,主要从事民间借贷等活动。这些“李鬼”,干扰了担保市场,让人们怀疑“李逵”,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给融资性担保行业带来了声誉风险,为担保业形象抹黑。
3、担保机构接连发生风险事件更是“雪上加霜”。行业规范整顿之初,便有中科智事件。近期发生了中担、华鼎、创富风险事件。一些公司在帐外挪用客户保证金或利用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于高息放贷和风险投资,投机不成,却导致资金链断裂,造成怨声载道,败坏了担保业的声誉。
4、银行业对非政策性担保机构收缩闸门。由于外部的不认可,内部的“害群之马”,非政策性融资性担保机构,被定为成放“高利贷”者。出现了银担关系紧张,银担合作纠结,银行对担保公司渐关闸门,有的大银行发文规定只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呈现银担合作破裂蔓延势头。
二、审时度势,走好规范发展之路
我们均信担保公司,在国内经济形势下行、担保行业环境相当复杂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再回顾均信十年发展历程,有必要将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归纳,清晰基本经营方略,走好今后的路。主要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业务定位;坚持以防控风险为竞争能力;坚持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建设。
有了这样的经营方略,便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无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变。国内经济出现低迷走势,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更为突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需要的是一系列的转变。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均信公司,成立之初就是从个体工商户做起,定位小型微型企业,这种业务定位是永远大有作为的。今年上半年尽管担保业所处在的环境十分复杂,我公司坚持走规范经营之路,利用自身名牌优势,照样取得良好的业绩。我公司树立了大市场的概念,明确了主导市场是小微企业,合作银行是必备市场,政策性担保机构是助力市场。不存在与任何机构竞争,营造了一种“共生、共赢”关系,使公司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 分类:均信快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2-08-01 10:14
- 访问量:
非政策性担保机构面临着生存困难
——均信担保必须坚持走规范发展之路
王焕文
值此均信担保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恰是我国担保业始于2010年的行业规范整顿已经全面完成,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全行业处于复杂的环境之中,鱼目混珠,大浪淘沙,非政策性担保机构面临着生存的困难。我公司要认真总结经验,坚定不移地走规范发展之路。
一、当前担保业正处于极其复杂的环境
1、行业规范整顿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难以解决。我国从1993年起出现了专业性担保公司,自1999年开始后的十年担保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后,进行了始于2010年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行业规范整顿,现已全面完成,收效显著。但是,长期以来不规范经营聚集的风险隐患和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截止2011年末,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性法人担保机构有8402家,实收资本共计7378亿元,实力增强,业务发展较快,担保余额总计19120亿元。然而,机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非政策性担保机构面临着生存的困难,危机四伏。2012年4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使担保机构税负有所增加,担保公司经营及自身担保能力的积累均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2、非融资性担保机构给融资担保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截止2011年末,依照《公司法》设立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约1.38万户,是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1.64倍。这么多的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只有少数经营工程履约担保、投标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担保性业务,而大部分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却打着“担保”的旗号,主要从事民间借贷等活动。这些“李鬼”,干扰了担保市场,让人们怀疑“李逵”,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给融资性担保行业带来了声誉风险,为担保业形象抹黑。
3、担保机构接连发生风险事件更是“雪上加霜”。行业规范整顿之初,便有中科智事件。近期发生了中担、华鼎、创富风险事件。一些公司在帐外挪用客户保证金或利用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用于高息放贷和风险投资,投机不成,却导致资金链断裂,造成怨声载道,败坏了担保业的声誉。
4、银行业对非政策性担保机构收缩闸门。由于外部的不认可,内部的“害群之马”,非政策性融资性担保机构,被定为成放“高利贷”者。出现了银担关系紧张,银担合作纠结,银行对担保公司渐关闸门,有的大银行发文规定只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合作,呈现银担合作破裂蔓延势头。
二、审时度势,走好规范发展之路
我们均信担保公司,在国内经济形势下行、担保行业环境相当复杂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再回顾均信十年发展历程,有必要将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归纳,清晰基本经营方略,走好今后的路。主要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小型微型企业为业务定位;坚持以防控风险为竞争能力;坚持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建设。
有了这样的经营方略,便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无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变。国内经济出现低迷走势,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更为突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需要的是一系列的转变。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均信公司,成立之初就是从个体工商户做起,定位小型微型企业,这种业务定位是永远大有作为的。今年上半年尽管担保业所处在的环境十分复杂,我公司坚持走规范经营之路,利用自身名牌优势,照样取得良好的业绩。我公司树立了大市场的概念,明确了主导市场是小微企业,合作银行是必备市场,政策性担保机构是助力市场。不存在与任何机构竞争,营造了一种“共生、共赢”关系,使公司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版权所有:哈尔滨均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
黑ICP备0500061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