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时报:新三板潜力巨大
- 分类:均信快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4-24 16:07
- 访问量:
编者按:在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中,新三板己成为其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市场。今年以来,新三板做市指数涨幅超50%。新三板未来的走势如何?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了业内三位专家就这一议题进行深入解读。
林采宜,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在2000年和2001年,监管部门对交易主体的严格限制以及相关交易制度的设置导致了新三板当时的成交量较低。自2014年开始,市场对IPO注册制改革的预期进一步走高,推动了新三板交易量的大幅上涨。市场普遍认为注册制将会促使大量公司抢滩新三板,进而大大提高新三板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新三板可以敦促在其挂牌的企业在相关监管制度下更为规范的进行企业经营。一旦注册制正式施行,这些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将更容易在主板上市。
与此同时,新三板为PE和VC等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退出渠道。随着越来越多的被投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PE和VC机构能够实现快速套现,提前获取投资收益。
近期新三板的大涨大跌实际上反映了新三板存在的一些非理性和不成熟,而与挂牌企业的实际内在价值关联不大。新三板盘子较小、交易量不大、无强制性的涨跌幅限制,这些特点导致新三板很容易被一些资金量大的机构所操纵并进行投机,导致新三板看起来更像一个“超级大赌场”。投资者应当时刻牢记风险与收益对等,高收益通常意味着高风险,投资者应当有合理的盈利预期,避免投机思想。
王进,上海建信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很显然,中国政府是非常支持新三板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期在新三板挂牌的一些企业确实存在着估值过高的问题。企业的市盈率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增长。
新三板使多方受益良多。除了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外,对于像我们这样的VC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新三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退出渠道。但是,即便未来注册真正施行了,我们目前也还是很难判断究竟是希望被投企业在主板上市还是更倾向于在新三板挂牌,因为新三板的高估值对于我们VC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新三板未来将发展的更快更好,如果挂牌公司能够更完整、透明地披露企业信息,监管部门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出现造假行为能够严惩不贷,并且新三板能够降低门槛、放宽对于交易主体资格的限制。
目前还很难判断政府何时能够真正允许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至创业板,因为在中国政策制定的过程还是很不透明的。但能够确定的是,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政府会优先允许新三板挂牌企业转板进行转板。
张建华,哈尔滨均信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
新三板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对于创业、创新型企业以及身处特殊行业的企业来说,新三板提供了难得的融资场所和机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在当前阶段,主板上市的要求还是相对苛刻和尚难以达到的。但其实,这些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尽管很多是处于初创阶段,但其自身具备很高的成长性。
在新三板,挂牌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有效的融资。与此同时,新三板的法律法规要求也会促使挂牌企业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而这也将促使企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三板有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目前,在新三板尚不存在巨大的泡沫。而实际上,新三板还有很大的上涨潜力。
首先,在近几年,由于投资者对于新三板的认知度还不够,新三板对于个人投资者设置的门槛较高,以及投资者对于挂牌企业的估值的不合理,导致了新三板的交易并不活跃且总体成交量也不高。今年以来,政府的诸多利好政策促使新三板显现出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三板的上涨不是巨大泡沫。
其次,目前新三板的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群,这些投资者普遍较为专业化并倾向于理性投资,因此目前在新三板的投资还是较为理性的。
再次,目前在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市盈率还是普遍偏低,并没有完全反映出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实际内在价值。
在国际成熟的资本市场,转板是一项较为普遍的机制。但目前在中国,政府尚在研究和制定类似的允许企业转板、自主决定上市交易场所的机制。
但即便是在注册制施行后允许企业转板,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也未必一定会选择从新三板转至创业板。这是因为新三板有着自己独特的优越性,具体而言,新三板有较高的包容性、对于企业盈利并没有苛刻的硬性要求,实行事后备案制,这些都有利于企业更方便、快捷地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并及时地投入到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
版权所有:哈尔滨均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
黑ICP备0500061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