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林市创新融资平台 支撑中小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20-09-04 08:55
浏览量:
【中国中小企业黑龙江网通讯员 田继楠报道】黑龙江海林市地处林海雪原,并不具备吸引投资的区位竞争优势。然而,海林能够实现逆境突破、后来居上,在林海雪原中书写经济发展传奇,秘诀何在?
2004年7月,在经历了两年的低速徘徊后,海林市委、市政府决定引进北京泛华建设集团,与企业采取BOT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经营开发区,合作期满后,企业将园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
与泛华的合作,使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聘请泛华城市发展研究院,编制中长期战略性发展规划,从发展战略、产业导向、空间布局、重大项目、投融资五个方面对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全方位规划。对此,吴子顺颇为骄傲。他告诉记者,这个机制的确立,为开发区发展打造了一个投融资平台。合作以来,仅为那些有固定资产却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就先期投入1.8亿元,建设了15万平方米商业厂房,使企业通过先租后买尽快投产,实现了低成本的快速扩张。
突破思想禁区,创新体制机制,海林人在实践中寻找全新的发展路径。
在海林市经济开发区的汇丰石油钻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忙碌。目前,公司总投资已达到4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石油钻探设备生产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出水磨式探伤仪和500吨矫直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汇丰石油钻具公司恰是开发区创新经营模式的受益者。
据企业相关人员介绍,落户初期,汇丰石油钻具的厂房由政府出资建设,再租给企业使用。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企业获得了回旋的余地:既可以先考察在此投产是否适合企业发展,还有助于将大量资金用于开发生产上,从而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如今,汇丰石油钻具公司年加工钻铤、钻杆1万根,90%产品出口欧盟、俄罗斯、美国,市场空间极为广阔,2012年实现税收3000万元。三期工程即将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开发区对于入驻中小企业园区的所有企业全部采取先住后买,不收租金,只交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吴子顺说,一些中小企业有钱建房就没钱生产,而这一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入驻成本,增强了园区吸引力。中小企业园正在成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孵化基地。
如今的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产业带上最具规模、最具潜力的园区,在对俄沿边开放、东北亚经贸战略中,承担着物流通道和产业承载平台的双重重任。按照“产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成为产业聚集的新平台,城市发展的新载体,对外开放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