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26号:围绕市场周转
发布时间:
2020-09-04 09:28
浏览量:
核心提示:作为综合性融资与金融创新的巨大平台,新三板的想象空间还吸引了尚未出现在挂牌名单中的企业。其中不乏已具备IPO条件的企业。据了解,还有基金公司、私募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机构等,都在迅速被吸引到北京金融街26号的股转系统所在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21日晚间开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官方网站信息披露忙碌起来,260多家首批挂牌企业,陆续集中披露挂牌信息。
这背后,是刚迎来周岁生日的股转系统忙碌的生动写照。
1月16日,股转系统一周年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股转系统董事长杨晓嘉的办公室。她一直处在连轴转的工作状态之中。当天上午结束与记者的采访后,她又要赶往股转系统与山东省金融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现场,随后还要参加座谈会。
不仅是杨晓嘉在连轴转,这个年轻的交易所正随着国务院决定的新三板扩容越发忙碌起来。这个团队目前有150多人,其中法律、会计、计算机等专业人员占了9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83.4%,平均年龄32.5岁。
迄今,他们向市场发布业务规则和服务指南近50个,初步搭建起完善的制度框架。这背后的付出是大量的准备工作,仅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三板扩容开始,就倒逼相关方面上报筹备方案的各个细节。
但在杨晓嘉看来,“离市场的需求还很不够。”这意味着,未来这个年轻的交易所,创造奇迹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这从首批挂牌的企业结构就可以看出来。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此次260余家新挂牌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超过100家,信息技术行业企业超过70家。行业分布中亦不乏湘财证券(430399)、均信担保(430558)等区域金融龙头企业,及生态农业、影视传媒、网络游戏、节能环保等A股热点概念企业。
作为综合性融资与金融创新的巨大平台,新三板的想象空间还吸引了尚未出现在挂牌名单中的企业。其中不乏已具备IPO条件的企业。据了解,还有基金公司、私募投资机构、商业银行机构等,都在迅速被吸引到北京金融街26号的股转系统所在地。
各方企业目光汇聚,投资者万众瞩目,关键均指向新三板的开放性心态。
“我们是开放的心态,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将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认识、完善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功能。”杨晓嘉双手摊开笑着说。
吸引这些企业前来的不仅是新三板的全新定位与简化审批,还有其市场化服务取向。
这从一个细节可以体现出来,杨晓嘉此前有一个想法,定期邀约市场人士到她的办公室来畅谈对于股转市场的发展方向与具体需求。
还有,股转系统或将为每个企业都尽量安排一个专员跟踪服务,股转系统的设想是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市场部。
“中小微企业是多元化的,它们的需求也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因此我们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和交易所市场服务不同的地方。”杨晓嘉认真地盯着记者说。(编辑卜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