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贷增长平稳合理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时间:2021-07-15 10:11
- 访问量:
信贷增长平稳合理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概要描述】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不仅高于上月新增规模,而且高于去年同期,提升了货币派生能力。总的来看,6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均超出市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金融机构信贷平稳合理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2万亿元,同比多增3086亿元;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不仅高于上月新增规模,而且高于去年同期,提升了货币派生能力。总的来看,6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均超出市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推进,我国生产需求持续恢复,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发展韧性持续显现,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3.5%和52.9%,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金融机构信贷平稳合理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7月9日,央行宣布将于7月15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有助于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而稳定社会融资增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的背后,是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银行积极创新形式,不断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多点发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普惠小微贷款继续保持了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态势。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4.3%;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527万户,同比增长26.6%。
“7月15日降准落地后,将为银行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增长和降成本。在稳增长的需求更优先的形势下,预计下半年金融将对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或有所改善,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温彬认为。
中长期贷款继续强劲增长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主要由于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增所致。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6.62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
“这说明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维持乐观,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我国上半年出口数据依然强劲,维持超预期增长,企业融资动力充足。”梁斯分析称。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1361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8.1%,进口同比增长39.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60亿元。商务部近期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约40%的外贸企业新签出口订单同比增长,外需出现好转迹象,企业竞争力增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表现均超预期,同比增速持续数月保持双位数。预计下半年出口将保持较高景气度;预计全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13%,进口同比增速18%,贸易顺差5200亿美元,顺差规模相对上年略有收窄。”交行金融中心研究报告认为。
企业中长期贷款维持强劲增长的背后,是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加快增长。宏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3917亿元,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4.2%,比1月至4月加快0.3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制造业投资正在加速回稳,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等产业正在成为投资重点。制造业生产对中长期资金需求较大,稳住制造业投资回升态势,中长期信贷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支持力度需持续加大。近期,国开行宣布制定专门方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全年将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贷款4000亿元以上。
“制造业利润大幅增长将促进投资,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芯片、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预计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在11%。”交行金融中心研究报告显示。
持续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
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4.5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3万亿元。
“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300亿元,这与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热有关。”梁斯表示。上半年,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分别为9894.79万平方米、92.5万套,同比分别增长44.78%、43.46%,比2019年增加18.09%、16.27%。
交行金融中心研究报告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从上半年的量价齐升中逐步降温,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回落至9%、15%左右。受限于开竣工小年,新开工速度持续低于销售增速,推盘能力相对不足也将拖累销售增长。不过,房屋开工和销售面积两年复合增速之间的缺口将收窄,库存快速下降的局面将有所改善。
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需要持续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今年以来,通过部门督导约谈、打击违规经营贷等多项措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势头良好。截至4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来新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持续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
下一步,银行业将继续加大对资金流入房地产情况的监测,保持房地产贷款合理增长,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时间:2021-07-15 10:11
- 访问量: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不仅高于上月新增规模,而且高于去年同期,提升了货币派生能力。总的来看,6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均超出市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金融机构信贷平稳合理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2万亿元,同比多增3086亿元;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不仅高于上月新增规模,而且高于去年同期,提升了货币派生能力。总的来看,6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均超出市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推进,我国生产需求持续恢复,新兴动能培育壮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企业效益继续改善,发展韧性持续显现,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3.5%和52.9%,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金融机构信贷平稳合理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强劲动力。
“7月9日,央行宣布将于7月15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有助于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而稳定社会融资增速。”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的背后,是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以来,银行积极创新形式,不断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多点发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普惠小微贷款继续保持了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态势。一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4.3%;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527万户,同比增长26.6%。
“7月15日降准落地后,将为银行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有助于实体经济稳增长和降成本。在稳增长的需求更优先的形势下,预计下半年金融将对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或有所改善,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温彬认为。
中长期贷款继续强劲增长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主要由于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增所致。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6.62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
“这说明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维持乐观,尤其是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我国上半年出口数据依然强劲,维持超预期增长,企业融资动力充足。”梁斯分析称。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1361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8.1%,进口同比增长39.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60亿元。商务部近期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约40%的外贸企业新签出口订单同比增长,外需出现好转迹象,企业竞争力增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表现均超预期,同比增速持续数月保持双位数。预计下半年出口将保持较高景气度;预计全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13%,进口同比增速18%,贸易顺差5200亿美元,顺差规模相对上年略有收窄。”交行金融中心研究报告认为。
企业中长期贷款维持强劲增长的背后,是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加快增长。宏观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93917亿元,同比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4.2%,比1月至4月加快0.3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制造业投资正在加速回稳,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等产业正在成为投资重点。制造业生产对中长期资金需求较大,稳住制造业投资回升态势,中长期信贷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支持力度需持续加大。近期,国开行宣布制定专门方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全年将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贷款4000亿元以上。
“制造业利润大幅增长将促进投资,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芯片、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预计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在11%。”交行金融中心研究报告显示。
持续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
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4.5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3万亿元。
“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6300亿元,这与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热有关。”梁斯表示。上半年,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分别为9894.79万平方米、92.5万套,同比分别增长44.78%、43.46%,比2019年增加18.09%、16.27%。
交行金融中心研究报告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从上半年的量价齐升中逐步降温,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回落至9%、15%左右。受限于开竣工小年,新开工速度持续低于销售增速,推盘能力相对不足也将拖累销售增长。不过,房屋开工和销售面积两年复合增速之间的缺口将收窄,库存快速下降的局面将有所改善。
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需要持续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今年以来,通过部门督导约谈、打击违规经营贷等多项措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势头良好。截至4月末,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10.5%,增速创8年来新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持续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
下一步,银行业将继续加大对资金流入房地产情况的监测,保持房地产贷款合理增长,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金融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哈尔滨均信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
黑ICP备0500061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