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5月新增贷款环比增幅超过50%
发布时间:
2020-09-04 13:15
浏览量:
中国四大银行5月份新增贷款总额比4月份高逾50%。
四大行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719亿元人民币。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从3月的1.37万亿元暴跌60%至5556亿元,不及预期80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暴跌68%至7510亿元,M2增速从13.4%降至12.8%。
针对4月份的信贷暴跌,央行给出的解释是:不应过度解读4月份货币信贷增速的变化,4月信贷和货币增速下行,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发生在4月份的超3500亿元的地方债置换,这部分融资不再计入贷款,而是计入银行持有的债券。这是统计因素所造成的贷款增量下降,并不改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最近几日,中国央行即将发布5月的最新信贷数据。证券时报曾介绍,多数受访分析人士及银行人士对5月信贷数据持偏乐观态度:
虽然基建项目投放及地方债置换进度的波动仍将会对月度数据形成扰动,但考虑到5月基建投放存在反弹的可能以及地方债置换负面影响的减弱,受访人士多预计新增信贷规模将在8000亿元以上。
此前市场上有不少传言,其中“截至5月20日,信贷规模不足1000亿,全月估计2000亿-3000亿元”的消息曾引发轩然大波。随后,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又提到:
当市场正为经济放缓的担心的时候,五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大行贷款暴涨,一个星期借出接近之前三个星期的总量,全月新增贷款也就扶摇而上了。5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银行仍小心翼翼地借贷,但是最后几天就开始了冲刺。
根据彭博调查预期,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可能达1万亿元,4月为751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料达7500亿元,4月为5556亿元;货币供应量M2料同比增长12.5%,4月为增长12.8%。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2015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主要特点的回顾》一文中特别提到,由于应对去年年中股市波动使当时M2基数大幅抬高,因此未来几个月M2同比增速可能还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当然,这主要也是基数效应在干扰同比数据,并不代表真实的增速,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M2增速将回归正常。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